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十三、星空中的第五个星球及其灵人和居民
168.我又被带到一个星球,这个星球同样在我们太阳系之外的宇宙。这次旅行经历了持续将近12小时不间断的状态变化。陪同我的是许多来自我们地球的灵人和天使,我一路上便与他们交谈。我时而斜向上走,时而斜向下走,但始终朝右;在来世,右朝向南方。我只在两个地方看见灵人,在一个地方与他们交谈过。我在路上或旅程中能领略到主的天堂何等浩瀚,这天堂是为了天使和灵人。无人居住的地区也使我断定,它如此浩瀚,以致即便有成千上万个星球,每个星球上都有和我们地球上一样多的人,仍然有足够的空间让他们住到永远,并且这空间永远填不满。我通过将它与围绕我们地球并专为它设计的天堂的面积进行对比得出这个结论;相比之下,这个天堂的面积如此之小,以致它还不到无人居住的空间的一亿分之一。
8495.“明天是向耶和华守的一个圣安息日”表良善和真理的永恒结合。这从“安息日”和“明天”的含义清楚可知:“安息日”是指良善和真理的结合,如下文所述;“明天”是指永恒(参看3998节)。人若不知道安息日代表什么,因而表示什么,也就不可能知道为何它被视为至圣。它被视为至圣的原因是,它在至高意义上代表神性和神性人身在主里面的合一;在相对意义上代表主的神性人身与人类的结合。因此,安息日是最为神圣的。它因代表这些事,故也代表良善和真理的结合方面的天堂,这种结合被称为“天上的婚姻”。由于良善和真理的结合唯独通过主实现,丝毫不通过人实现,还由于它是在平安的状态下实现的,所以人们被严厉禁止在那一日作任何工。这个禁令如此严格,以致凡如此行的灵魂都要被剪除,如我们在摩西五经中所读到的:
你们要守安息日,因为它是你们的圣日。凡亵渎这日的,必被处死;凡在这日作工的,灵魂必从他百姓中间剪除。(出埃及记31:14)
这就是为何有一个人只是在安息日捡柴,就被人用石头打死(民数记15:32-36)。这也是为何关于安息日的诫命是十诫中的第三诫,紧跟在关于对耶和华的神圣敬拜的那两诫之后(出埃及记20:8; 申命记5:12)。因此,安息日被称为“永远的约”(出埃及记31:16),因为“约”表示结合(665, 666, 1023, 1038, 1864, 1996, 2003, 2021, 6804节)。
由此可见以下经文关于安息日所说的话在内义上表示什么,如在以赛亚书:
谨守安息日而不亵渎的人便为有福。耶和华如此说,那些谨守我的安息日,拣选我所喜悦的事,持守我约的太监,我必使他们在我殿中,在我墙内有一个地方,一个名号,比儿女更美好;我必赐他们永远的名,不能剪除;凡守安息日不亵渎、又持守我约的人,我必领他们到我的圣山,使他们在我的祷告殿中喜乐。(以赛亚书56:2-7)
由此明显可知,“谨守安息日为圣的人”是指那些与主结合的人。“在耶和华的殿中有比儿女更美好的一个地方,一个名号赐给他们,一个不能剪除的永远的名号”,他们被“领到圣山”表示他们必在天堂。
同一先知书:
你若在安息日掉转你的脚步,在我圣日不行你意,称安息日为快乐,称耶和华的圣日为可尊重的,而且尊敬这日,不行自己的路,不寻求自己的私欲,不说一句私话,你就以耶和华为乐。我要以雅各的产业养育你。(以赛亚书58:13, 14)
“在安息日不做任何工”表示什么,这在此处是显而易见的,即:他们不可做始于自己的任何事,只能做始于主的事。因为在天堂,天使的状态是这样:他们不会意愿或去做,甚至思考或说出始于自己,或始于他们自己东西的任何事;他们与主的结合就在于此。当经上说他们不可行己意,也不可行自己的路、寻求自己的私欲、说一句私话时,所表示的是不去做始于他们自己的任何事。天使所具有的这种状态就是天上的状态本身;当他们处于这种状态时,就拥有平安和安息。主也有安息,因为当他们与祂结合时,他们不再劳碌;这时他们住在主里面。这些事由这些话来表示:你若称安息日为耶和华神圣的快乐,他们就会以耶和华为乐。在创世记(2:2),六日创造之后,主在第七日休息就表示祂的安息。
耶利米书中的这些话也表示这些事:
你们若留意听从我,在安息日不担什么担子进入这城的各门,只以安息日为圣日,在那日无论何工都不做,那时就有坐大卫宝座的君王和首领,他们和他们的首领,与犹大人并耶路撒冷的居民,或坐车,或骑马进入这城的各门。而且这城必永远有人居住。(耶利米书17:24, 25)
“在安息日做工”表示源于自我的一切;“坐大卫宝座的君王和首领或坐车,或骑马进入这城的各门”描述了那些被自我而非被主引导的人;“君王”表示信之真理;“首领”表示它们的首要事物;“坐大卫宝座”表示它们来自主;“车和马”表示信的教义和理性概念。要知道,来自人自我的一切皆为邪恶,来自主的一切皆为良善。对那些被主引导的人来说,一切事物,直至其理解力和意愿的生命的最小粒子,因而直至他们所拥有的信和仁的每一个部分,都是流入的;对此,可参看前面通过经历所作的大量说明(2886-2888, 6053-6058, 6189-6215, 6307-6327, 6466-6495, 6598-6626, 6982, 6985, 6996, 7004, 7055, 7056, 7058, 7147, 7270节)。
安息日是主与人类结合的代表,这一点明显可见于以西结书:
我将我的安息日赐给他们,好在我与他们中间为证据,使他们承认我耶和华是叫他们成为圣的。(以西结书20:12;以及出埃及记31:13)
因此,在安息日生火也是不可以的(出埃及记35:3),因为“火”表示构成生命的一切;“生火”表示构成始于自我的生命之物。综上所述,明显可知,主是“安息日的主”,正如主在马太福音(12:1-8)中所说的;还明显可知为何主在安息日医治了许多人(马太福音12:10-13马可福音3:1-8路加福音6:6-11; 13:10-17; 14:1-6; 约翰福音5:9-18; 7:22, 23; 9:14, 16);因为主为人们所医治的疾病涉及由于邪恶而存在的属灵疾病(参看7337, 8364节)。
2718.“来自埃及地的妻子”表示属灵教会成员所拥有的对记忆知识的情感。这从“妻子”和“埃及”的含义清楚可知:“妻子”是指情感或良善(参看915, 2517节);“埃及”是指记忆知识或世俗知识(参看1164, 1165, 1186, 1462节)。本节描述了就其良善的性质,也就是其生命的本质而言的属灵教会成员,即:与他同住的良善是模糊的,但被主的神性人身或人性光照。从对它的这种光照中,对真理的情感出现在其心智的理性部分,对记忆知识的情感则出现在属世部分。对良善的情感之所以无法像在属天人里面那样在属灵人里面产生,取而代之的是对真理的情感,是因为属灵人里面的良善被植入其心智的理解力部分,与属天人的良善相比,是模糊的,如前所示(2715节)。从这种模糊的良善中在其理性心智里面只能产生并获得对真理的情感,并通过对真理的情感而在其属世心智里面产生并获得对记忆知识的情感。这里的“真理”不是指其它真理,而是指一个人信以为真理的那种真理,即便它本身可能不是真理。记忆知识或“知识”也不是指学者所拥有的那种知识,如艺术和科学,而是指一个人从他所经历的、在日常生活中所听来的,以及从教义、圣言所能吸收的一切记忆知识或事实知识。属灵教会成员对这种真理和知识拥有一种情感。
为使人们了解什么叫对真理的情感,什么叫对良善的情感,必须对它们作一个简要说明。那些对真理拥有情感的人会思考、调查并讨论一件事是否真实、正确。当确信这事真实、正确时,他们又思考、调查并讨论它是怎么回事。他们就这样在第一道门槛处裹足不前,无法进入智慧,直到他们不再有任何怀疑。相比之下,那些对良善拥有情感的人从他们所处的良善本身认识并感觉一件事是真实的。因此,他们没有停留在第一道门槛处,而是在内室,因为他们已经进入智慧。
以这个观念为例,即:从对良善的情感,或从良善思考和行事是一种属天的天赋。那些对真理拥有情感的人会讨论这是不是真的,这种天赋有没有存在的可能,它是怎么回事。只要对它充满怀疑,他们就无法进入智慧。但那些对良善拥有情感的人既不讨论,也不忙着怀疑,而是说:“是的,这是真的”,从而进入智慧。因为那些对良善拥有情感的人,也就是属天人,是从那些对真理拥有情感的人,也就是属灵人停顿的地方开始的;因此,后者所抵达的终点或最远边界恰好是前者的起点。正因如此,属天人得以看见、知道并感觉对良善的情感数不胜数,事实上,和天上的社群一样多。他们还看到,主把这一切社群都联结在一起,形成天堂的形式,以至于可以说构成一个人。同时他们还得以凭感知区分每种情感所属的属和种。
另举一例:一切快乐、祝福和幸福唯独属于爱;爱的性质决定了快乐、祝福和幸福的性质。属灵人使自己的心智纠缠在这些问题上:这是不是真的,快乐、祝福和幸福有没有可能来自其它源头,如来自社会交往、交谈、沉思、学习,或财产、地位、名声和这些所带来的荣耀。只要问这些问题,他就不会确认这一事实:这些东西都不起任何作用;起作用的,唯有投入在它们里面的爱之情感和这情感的性质。然而,属天人不会深陷在这些初步问题的泥潭中,而是说:“是的,这是真的。”因此,他关心的是目的本身和功用或该目的的实现。换句话说,他关心的是爱所生的实际情感;这些情感数不胜数,其中每一种情感都包含无法形容的事物;这些事物在快乐、祝福和幸福方面永远都在变化。
再举一例:应当为邻舍里面的良善而爱邻舍。那些对真理拥有情感的人会思考、调查并讨论这是不是真的,或它是否正确。他们会问,什么叫邻舍,什么叫良善。他们不再往前迈一步,从而向自己关闭了智慧之门。然而,那些对良善拥有情感的人会说:“是的,这是真的”,因而不向自己关闭智慧之门,而是进去,并从良善看见、知道并感觉谁比别人更是邻舍,以及他是哪个程度的邻舍,每个人都以不同的方式而为邻舍。因此,与那些只对真理拥有情感的人相比,他们感知到无法形容的事物。
又举一例:人若为邻舍里面的良善而爱邻舍,就是爱主。那些对真理拥有情感的人会仔细检查这个观念是否正确。你告诉他们,人若为邻舍里面的良善而爱邻舍,就是爱良善,并且由于一切良善都来自主,主就存在于良善中,所以当人爱良善时,他也在爱主,主是这良善的源头和实质。他们会再次检查是不是这样,还会问什么叫爱良善、什么叫良善,主是不是更多地存在于良善中,而不是存在于真理中。只要纠缠于这类问题,他们甚至无法从远处看到智慧。但那些对良善拥有情感的人则凭感知认识到事情就是这样,并立刻看见甚至通到主那里的整个智慧领域。
从这些例子清楚可知为何与那些对良善拥有情感的人,也就是属天人相比,那些对真理拥有情感的人,也就是属灵人有困扰他们的模糊。尽管如此,属灵人仍能从模糊进入光明,只要他们愿意采取肯定的态度,即肯定一切良善都属于对主之爱和对邻之仁;爱与仁构成属灵的结合,并且是一切祝福和幸福的源头;因此,天堂的生命在于从主所获得的爱之良善,而不在于与良善分离的信之真理。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